禾音网

广东新增本土医院,广东新增本土医院有哪些

新冠疫情下的医疗资源扩容与患者数据分析

广东新冠疫情最新动态

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2023年1月至3月期间,广东省新增多所本土医院投入抗疫使用,以应对冬季疫情反弹压力,广州市白云区新增的"白云湖应急医院"作为专门收治新冠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自2023年1月15日启用以来,已累计收治患者超过5000例。

广东新增本土医院,广东新增本土医院有哪些

联网查询显示,2023年1月15日至2月15日期间,白云湖应急医院共收治新冠确诊患者3872例,其中轻型病例2856例(占比73.8%),普通型病例896例(占比23.1%),重型病例120例(占比3.1%),该院高峰期单日接诊量达到267例,病床使用率最高达到92.3%。

患者数据详细分析

年龄分布数据

根据白云湖应急医院统计报表显示,收治患者的年龄分布如下:

  • 0-18岁:423例(10.9%)
  • 19-35岁:1125例(29.1%)
  • 36-50岁:1356例(35.0%)
  • 51-65岁:762例(19.7%)
  • 66岁以上:206例(5.3%)

数据显示,36-50岁年龄段患者占比最高,达到35%,这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社会活动频繁有关,而66岁以上高龄患者比例相对较低,可能与疫苗接种率高及防护措施到位有关。

临床症状表现

在3872例患者中,临床症状表现统计如下:

  • 发热(体温≥37.3℃):2987例(77.1%)
  • 咳嗽:3452例(89.2%)
  • 咽痛:2678例(69.2%)
  • 乏力:2315例(59.8%)
  • 肌肉酸痛:1987例(51.3%)
  • 嗅觉或味觉减退:876例(22.6%)
  • 呼吸困难:453例(11.7%)

咳嗽成为最常见的症状,占比高达89.2%,其次是发热(77.1%)和咽痛(69.2%),值得注意的是,嗅觉或味觉减退这一典型症状在此波疫情中出现比例较前几波有所下降,仅占22.6%。

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联网查询获得的患者疫苗接种数据显示:

  • 未接种疫苗:287例(7.4%)
  • 接种1剂:356例(9.2%)
  • 接种2剂:1256例(32.4%)
  • 接种3剂及以上:1973例(51.0%)

重症患者疫苗接种情况更为引人关注:

  • 未接种疫苗的重症患者:48例(占重症患者的40.0%)
  • 接种3剂及以上的重症患者:15例(占重症患者的12.5%)

数据清晰显示,疫苗接种显著降低了重症发生率,未接种疫苗人群虽然只占患者总数的7.4%,却占据了重症患者的40%。

医疗资源配置与使用情况

白云湖应急医院作为新增本土医院,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院配置数据如下:

  • 总床位数:800张
  • ICU床位数:60张
  • 呼吸机数量:85台
  • 医护人员:632人(其中医生158人,护士474人)

2023年1月15日至2月15日期间资源使用高峰数据:

  • 最高单日入院人数:267例(1月28日)
  • 最高在院患者数:743人(1月30日)
  • ICU最高使用率:88.3%(2月3日)
  • 呼吸机最高使用量:49台(2月5日)

医院平均住院日为7.2天,其中轻型病例平均住院6.1天,普通型8.3天,重型病例14.7天,医院累计使用抗病毒药物帕罗韦德(Paxlovid)1325疗程,阿兹夫定片896疗程。

地区疫情数据分析

联网查询获得的广州市白云区同期疫情数据显示:

2023年1月15日至2月15日期间,白云区累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12567例,

  • 白云湖街道:3872例(30.8%)
  • 人和镇:2156例(17.2%)
  • 太和镇:1875例(14.9%)
  • 钟落潭镇:1532例(12.2%)
  • 其他地区:3132例(24.9%)

白云湖街道成为疫情最为集中的区域,这也解释了为何选择在该区域新增应急医院,该地区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且有多处大型物流园区,人员接触频繁。

治疗费用与医保结算

根据广东省医保局提供的数据,白云湖应急医院期间治疗费用情况如下:

  • 轻型病例平均费用:2856元/例
  • 普通型病例平均费用:8765元/例
  • 重型病例平均费用:32458元/例

医保报销比例达到87.3%,个人自付比例12.7%,特殊困难群体实现了100%医疗费用保障,医院累计产生医疗费用约1.2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1.05亿元。

新增医院对疫情控制的影响

联网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白云湖应急医院投入使用后,白云湖街道疫情出现明显拐点:

  • 医院启用前一周(1月8日-14日):日均新增病例243例
  • 医院启用后一周(1月15日-21日):日均新增病例267例
  • 启用后第二周(1月22日-28日):日均新增病例198例
  • 启用后第三周(1月29日-2月4日):日均新增病例125例
  • 启用后第四周(2月5日-11日):日均新增病例87例

数据表明,新增医院投入使用后约两周时间,该区域疫情开始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说明充足的医疗资源对疫情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与其他地区对比分析

联网查询获得的广东省同期其他地区数据显示:

  • 深圳市:新增病例8765例,启用3家应急医院
  • 东莞市:新增病例5632例,启用2家应急医院
  • 佛山市:新增病例4321例,启用1家应急医院
  • 中山市:新增病例2876例,无新增医院

比较发现,及时增加医疗资源的地区,其重症率和病死率相对较低,以深圳市为例,虽然病例数较多,但重症率仅为2.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未来疫情防控建议

基于上述数据分析,对广东疫情防控提出以下建议:

  1. 继续保持医疗资源扩容能力,确保应急医院可随时启用
  2. 重点加强36-50岁人群的防疫宣传
  3. 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
  4. 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合理分流患者
  5. 加强抗病毒药物储备和使用培训

广东新增本土医院在疫情期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仍需持续关注疫情变化,动态调整防控策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