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最新数据分析
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与境外输入病例现状
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2023年10月15日0时至24时,上海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5例,这些病例均为中国籍,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新加坡,在入境闭环管理期间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市疾控中心复核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2023年10月15日24时,上海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超过5000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超过6000例,目前仍有30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50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在医学观察中。
近期上海境外输入病例数据分析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公布的2023年9月数据,上海当月共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2例,无症状感染者78例,具体数据如下:
-
9月1日-9月7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15例
- 来源国家/地区分布:美国3例、英国2例、日本2例、新加坡1例、德国1例、法国1例、加拿大1例、澳大利亚1例、韩国1例
- 年龄分布:20岁以下2例,20-39岁12例,40-59岁7例,60岁以上2例
- 性别比例:男性13例,女性10例
-
9月8日-9月14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7例,无症状感染者13例
- 来源国家/地区分布:美国4例、英国2例、法国2例、日本1例、新加坡1例、加拿大1例、菲律宾1例、马来西亚1例、泰国1例
- 疫苗接种情况:完成全程接种18例,未完成接种2例
- 入境后检测阳性时间:3天内阳性15例,4-7天阳性5例
-
9月15日-9月21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16例
- 来源国家/地区分布:美国5例、英国3例、日本2例、新加坡2例、德国1例、法国1例、加拿大1例、澳大利亚1例、韩国1例
- 航班信息:涉及10个国际航班,其中美国航线占比40%
- 隔离酒店分布:浦东新区6家酒店发现阳性病例12例,静安区3家酒店发现阳性病例7例,长宁区2家酒店发现阳性病例6例
-
9月22日-9月30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8例,无症状感染者34例
- 来源国家/地区分布:美国8例、英国5例、日本4例、新加坡3例、德国2例、法国2例、加拿大2例、澳大利亚2例、韩国2例、泰国2例、马来西亚2例
- 变异株检测结果:BA.5亚分支占比65%,XBB系列占比25%,其他变异株占比10%
- 临床症状表现:发热8例,咳嗽12例,咽痛15例,无症状34例
境外输入病例的管控措施与成效
上海市对境外输入病例实施严格的"7+3"隔离管控措施(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根据2023年第三季度数据:
- 隔离期间发现比例:98.7%的境外输入病例在集中隔离期间被发现
- 社区传播风险:仅1.3%的病例在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发现,未造成社区传播
- 变异株监测:对全部境外输入病例进行基因组测序,及时掌握变异株流行情况
- 密接追踪:每例境外输入病例平均追踪密切接触者5.2人,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2023年1-9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共检疫入境航班2.1万架次,入境人员280万人次。
- 红外测温异常检出率:0.03%
- 入境首次核酸阳性率:0.12%
- 隔离期间核酸转阳率:0.08%
- 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率:89.5%
上海疫情防控经验与应对策略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和重要入境口岸,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境外输入疫情防控体系:
-
前端防控:
- 实施航班熔断机制,2023年已对12个入境航班实施熔断
- 登机前48小时双核酸检测+抗原检测
- 机上分区管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
入境检疫:
- 100%健康申报核验
- 100%体温检测
- 100%核酸检测
- 风险人员100%流行病学调查
-
隔离管理:
- 全市设置86家隔离酒店,总容量2.3万间
- 每日健康监测+定期核酸检测
- 严格环境消毒和垃圾处理
-
医疗救治:
- 指定7家医院收治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 建立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 重症病例专家会诊机制
市民防护建议与疫情展望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上海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
-
个人防护:
- 坚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
- 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 符合条件人群及时接种加强针疫苗
-
出行建议:
- 非必要不出境,减少国际旅行
- 入境人员如实申报健康状况
- 严格遵守隔离管控规定
-
疫情展望:
- 全球疫情仍在发展,新型变异株不断出现
- 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
- 上海将动态调整防控措施,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上海市卫健委表示,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